西安民俗有哪些?
在陕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情趣独特的民族风情,民俗文化。
渭北与关中民俗
渭北以合阳为中心的“自乐班”是我国著名的古老民族戏曲,也是人民引以为荣的民族艺术瑰宝。以蒲城为中心的“牛拉鼓”、“旱船”,以白水为中心的“芯子”、有“中国一绝”之称的“高台芯子”,以高悬突出的巧妙构思,惊险离奇的表演风格,内容丰富的艺术享受著称于世。彬县的“高跷芯子”更是风靡西北,有“天下第一芯”的美誉。
以周至为中心的秦腔,唱腔清亮高昂、委婉缠绵,引人入胜。沿渭一带的耍社火活动丰富多彩,风格独特。礼泉袁家村社火的“拉鼓手”、“跑驴”、“踩高跷”等,件件精彩绝伦。兴平游艺场的秧歌、旱船、拉驴、拉鼓手等,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三秦大地上,各种庙会有700多个,几乎每年不断,如关中地区渭南的“麦花会”,合阳、韩城的“元宵灯桥会”,泾阳王母宫的“王母会”等等。每当庙会期间,各路商贾云集,四乡善男信女,争相祭供。一些人借机献艺消闲,如杂技、说书、木偶、皮影、秦腔等,热闹非凡,场面壮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陕南民俗
陕西南部山青水秀,民风淳朴。这里居住着汉、回、苗、裕固、东乡等民族,民风民俗异彩纷呈。有国家级和省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及民俗民居,更有“中国民间艺术乡”之称。西乡县城北3公里的堰口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
有“中国社火之乡”之称的城固,这里的“舞龙灯”、“跑旱船”、“跑马”、“快板”、“皮影”、“花竹马”、“跑驴”、“彩莲船”等丰富多彩的社火。镇巴的“蚌壳舞”、“板凳舞”、“花脸舞”、西乡的“端公舞”、“财神舞”等原始古朴,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风韵,“镇巴民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南郑县被称为“陕西的云南”,在这里你可一饱苗族的“踩花山”、“上刀山”、“摸火炭”、“打铁甲”、“穿铜靴”、“打牛鼓”、“打溜溜”,裕固族的“弹古琴”、“唱花儿”、“跳火神”,东乡手人的“甩手舞”、“顶罐舞”、“竹子舞”、“三弦舞”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在陕南这块神奇土地上,古老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五彩缤纷,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