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景点什么道?
“台州山水,道也” 这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评价台州山水的一句名言。台州的山水到底哪里好了?在《游天台山记》中,王安石是这样描述的—— 台山市北七十里,多山,峭拔险怪,上应星宿,下临深渊,人莫能上。然自非大声疾呼,不足以震其魄而惊其神。
“台山市北七十里”,这里的台山市即今台州市区。王安石说的“多山”,实际上指的是天台山(今台州市椒江区境内),文中所谓的“山”,也就是今天的天台山了。 天台山是台州地区的标志性山体,素以“佛宗道源”“唐诗之路”著称于世。除了天台山外,王安石笔下的“多山”应该还包括雁荡山、括苍山等。这些山,共同构成了台州的“大山名川”。
对于“大山名川”中的每一座山,王安石都做过生动的描绘或详细的注解。比如,他在《云台山记》中这样描写云台山—— 台之西五十七里,有山号曰云台。其山形若飞仙,直耸云霄。其顶之石,如覆盂;其根之岩,如室屋。
又如《黄塘竹记》中,对黄塘边的修篁(竹子)写的景语—— 永之东百余里,有泽之大小数十,竹皆丛密幽深。风涛汹涌,振音闻数里。其色皆作青葱,微露雪肌,光泽耀目。其间有方池数顷,水清见底,而鱼鳖水族,皆遨游于其中。
这种对于山川景物细致入微的视觉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一般。读着这样的文字,谁还能说王安石的散文不是一篇篇精美的山水小词典呢! 用今天的地理概念来套王安石笔下的山川,大多数已无从查找它们的踪迹了。不过,可以从他的文章中约略推测出这些山水的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