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几号线?

文晓晶文晓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安市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楼体为砖木结构,明座重檐,四角攒尖顶,屋檐高挑,由36个翼角组成。楼体总高36米,底部边长35.5米,面积约1377平方米。底层南北向各有6扇重门,2米多高,东西向为一排7间21米长的踏道。二楼以上台体收缩,周围有回廊栏杆,四面均有拱门,可远眺四方。三楼南北向有拱门与南北天桥相接。四楼无门,四面设栏杆。楼顶为绿色琉璃瓦覆盖,中间顶柱直贯顶部,柱上置有铁斗拱承托重檐。檐下有8根木柱支撑,柱上也用铁斗拱承托上层屋檐。四檐四角铁链各悬吊一个风钟,随风晃动,叮当作响。楼南有碑,上镌“文武盛地”。碑楼东西两侧为魁星楼和戏台。钟楼初建时,楼下原为十字街道,后在明代末年扩建西安城时,将钟楼以南的街道向南作了延伸,才使钟楼居于全城中心。 西安钟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著名的 bell tower。其初建时,位置在明城墙西安府治(今西大街西安市政府位置)之右县廨(衙门),称长安钟楼。永乐十九年(1421年)整体迁移于现址。后经多次修葺改造。楼上原悬有明代检讨学士邱浚所书巨幅“长安钟楼”字匾。清咸丰十年(1860年),钟楼毁于兵燹。同治元年(1862年),重修了三檐两层木楼,在顶层南北两面,分别悬挂有“文武盛地”和“声闻于天”木刻大字竖匾。1949年后,西安市人民政府多次对钟楼进行修缮,1953~1956年全面落架大修,重恢复建时的风貌。1956年,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