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几个门?
古代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西安也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我国建都朝代和时间最多的城市。历史上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有诸如西周丰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隋唐长安城遗址(大明宫、兴庆宫、曲江池、楼观台和华清池等遗迹)等丰富遗存。
西安城墙的城门,是在明代初年守将用原有唐长安皇城的城基筑起高厚的城墙时开设的。最开始只设四门,东长乐、西安定、南永宁、北安西四门。明洪武十一年扩建西安府城时在南、北、西三面增开了七座城门。在随后的500多年里,13座城门时开时废,时修时建,1949年解放时只有九门。1954年后将小南门、小北门、小东门、中山门、玉祥门5座城门相继封闭,1983年对外开放了小南门、小北门和玉祥门,并对永宁门门楼进行维修,对小东门和中山门门洞进行拓宽,1986年拆除了安远门楼。现保留的城门用瓮城形式建筑的有四座,永宁门、安定门、长乐门、安远门,俗称南门、北门、东门、西门。用罗圈城楼形式建筑的有五座,名为少城门:小南门、小北门,小东门、中山门、玉祥门现均封闭。用券洞形式建筑的有一座:勿用门,已拆除。原存有18座城门楼,现已不存。现在看到的南门、小北门、小东门、玉祥门城楼已不是原初旧物。西安城墙有独特的建筑特征。
现代
随着西安市区的不断扩大,西安在古城区外围扩建了二环路、三环路,二环路以内一般称为西安古城(或城区);而二环路和三环路之间的区域,则被称为西安郊区,西安郊区与西安古城区已基本上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紧密型城区。所以现在一般所说的西安市城区,就包含了西安古城区和郊区。三环路以外,则称为西安市郊或郊县。
现在西安市下辖9个市辖区、2个县。面积10752平方公里,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城市,仅次于沈阳,中国大陆排行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