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停靠多长时间?
这个没有统一规定,主要看车站规模、列车交路和调度指挥等因素决定。 首先,我们得知道影响停时的主要因素有几个。 我按照重要性程度排序,依次是:
1.列车运行线; ——指列车运行经过的线路(车站到车站)。
2.区间; ——一个区间的概念比较大,可以是一个区间的起点站,也可以是区间的终点站,还可以是区间的中间站。同一个区间可能有多个交路通过。
3.车站; 在一个区间的所有车站中,有些站是中间站,有些站是终点或起点站。同一车站可能属不同交路管辖。
4.股道; 一个站的股道数量很多,这跟线路设计有关。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记住正线、到发线和调车线就可以了。正线就是给旅客上下客、行车的那条道;到发线一般比较宽,用来让列车到达和发车;调车线就比较窄了,调车用的。
有了上述知识框架后,就可以来讲讲停时的问题了。 以铁路运输中的四显示自动闭塞式连续追踪列车运行制度为例,我们来了解一下列车运行的相关知识。
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式连续追踪列车的运行过程中,每个区间都设定了一个放行速度值。当机车车辆进入该区间时,监控系统开始计时,到放速值时,如果有列车前方通过信号机,则停止计时,否则继续计时。
在两个相邻区间交接处,如果前一个区间的放行速度值小于后一个区间的放行速度值,那么交接处的速度值就是两区间最快车速值。也就是从第一个区间进入到第二个区间时,如果看到前方有信号机,则说明达到了最快车速,停止计时;如果没有见到信号机,则继续以最快车速前进,并再次触发计时。 当列车运行至终点,相关联的下行车次出发的时机就由司机根据监控系统的提示来操作了。 通过以上的讲解,应该能理解影响火车停时的几个重要因素了。由于列车在不同条件下会采取不同的运行方式,比如通过信号机或者无信号机的区间、小站或者大站、单线或者双线等等,都会对列车速度造成影响,因此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规定说火车通过某某站点需要几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