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间日本?
1945年8月6日,美国投下第一颗原子弹; 同月,苏联红军攻入中国东北; 同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波茨坦会议,决定实行对日管制; 同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并在同盟国占领日本期间接受一系列改革以应对战后形势。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使美日关系陡然紧张起来。在“国家安全”的冠冕堂皇之下,美国的军事力量再次在日本扎下了根。从此,美国武装力量在日本从未离去。
从1972年中日两国恢复邦交正常化至今年,已有近百批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重要代表团访问日本。其中不乏中国国家领导人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样重量级的人物。
但正如一位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尽管有这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访问过日本,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个外国元首曾在战后的废墟上举行正式招待会迎接过日本政府首脑。” 这是因为,作为战败国,日本没有资格举办这样的宴会。 “邀请对方在国家元首层面上恢复邦交并签订和平条约是日本外交的主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战争的耻辱和惩罚。”一位日本问题研究者这样说道。 在日本外交官们的眼中,他们国家的战史可以归结为三个字:输,输,输。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入侵中国,随后又在东南亚和大洋洲挑起战火。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时止,日本的侵略战争共导致80多万日本人死去,2000多万日本平民的生活遭到破坏。 东京审判时,日军高级将领被判决极刑或终身监禁。
有7000多名军官因战争罪或反人类罪被起诉。 战后,美国占领日本时期颁布的《和平宪法》第五条明确禁止日本拥有军队。
同时,根据这部宪法,任何日本首相都不可能单独批准发动战争,日本政府也永远被排除在联合国安理会之外。 这位研究者在评价战后日本的外交成绩时表示,日本的外交实在乏善可陈。
“从明治维新起,近代日本的外交就始终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摆脱作为战败国的屈辱和国际社会的孤立状态,变成一个有地位的国际角色——一个所谓普通的国家。”他说道。 “在战后的漫长岁月里,日本为了完成这个梦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