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是几级天气预报?
iv级是指“未来可能发生灾害性天气的过程或趋势,其发生的概率约50%”的意思(引自《气象名词》)。所以i~iii级的预报等级表示“可能发生某种程度以上的天气过程”,而iv级则只表示“可能发生某类过程或趋势”,两者的提出对象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各有侧重。也就是说,对于“可能”的程度,从i到iv是一个递进的关系。具体地说——
1. 出现频率高、危害大的过程(或趋势),用iv级表示;
2. 出现频率较高、危害较大的过程(或趋势),用iii级表示;
3. 出现频率较低、危害一般的过程(或趋势),用ii级表示;
4. 出现频率很低、危害很小(或不易造成危害)的过程(或趋势),用i级表示。 对于上述划分,应当说明两点——
第一,这里所说的“可能性”是指发生某种天气现象的可能性,即发生某种天气的可能性有多大。它取决于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在某个时期的势力范围以及各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作用。对某一特定区域而言,其不同时期所对应的气象灾情的严重程度是有差异的,这与各种气象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不能用某个固定数值来表示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例如,我国西北地区春夏季发生沙尘暴的可能性很大,但强度一般是弱-中度;华北地区春夏季发生的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往往是轻度至重度,而这些地区的冰雹却是比较少见的,一旦发生往往也是重度和极强;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经常发生的低温阴雨天气和秋季常出现的寒露风天气,一般都是中度和轻度等。
第二,这里的“程度”指的是某种天气出现时可能出现的某些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可以是天气现象,也可以是气候特征。例如,台风到来时常伴有狂风暴雨,这是它的主要天气现象;而在台风经过之后,常会出现晴天、干热的风速小、日照强的天气状况,这是它的次要天气现象。无论主要天气现象还是次要天气现象,只要是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出现,就可以存在。不过,一般情况下,出现概率大、持续时间长的天气现象,其造成的损失往往也比较严重。这里所说的“程度”与“可能”一样,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