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天气预报多少?
1、日本全国的天气预报,NHK在早晨和晚上各有一次,中间时段的短波天气预告每次十分钟;
2、每个都道府县的天气预报,一般是傍晚或者夜里发布,时长十分钟左右。 下面给出的是昨天(2017年6月3日)下午15点45分,NHK播放的关于明天(6月4日)的全国及京都天气的录像。
第一,因为时间间隔比较久,所以今天的天气状况已经不确定了(毕竟过了这么多小时了)。不过从视频上看,今天的全国各地都是晴或多云的天气,午后到夜间有局部的地方性降雨出现。
第二,关于明后天的天气,除了东北和新澙等地会有暴雨和恶劣天气外,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晴天为主,气温上升明显。其中关东地区白天的最高气温甚至能到30℃以上!(我大东京竟然能到30℃……夏天来了么?_(:з」∠)_)
第三,关于下下周的天气,以全国而言,除了东北部还有雨水之外,大部分的时间是晴天居多。其中关东地区白天的最高温度几乎都可以到30℃以上!!!而且,在这样高温的背景下,「梅雨」这个节气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感觉就像直接进入了「夏暑」模式╮( ̄▽ ̄)╭ 太可怕了。。
钟萍优质答主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我们可以随时知道天气情况并提前做好准备。在古代,日本的天气预报是如何进行的呢? 据史书记载,日本古代有向天皇献三色鸟的风俗。它们被称为“候鸟”,分别是白眉姬、乌鸦和三味线鸟,分别对应晴天、雨天和雪天,用笼子装着献给天皇,但这种习俗在日本各地不完全一样,颜色和种类也有所不同。 从现存的文献来看,飞鸟时代的日本已经在用三色鸟预报天气,但在镰仓时代以后,这种风俗就流行起来了。1950年,在奈良发现了一座7世纪下半叶的墓葬,里面有一对鸟形陶器,可以左右移动。有人推测,这是三色鸟最早的实证物(但也有不同意见)。
在江户时代,鸟笼里有三只小金丝雀,放在一个铁箱里,用来预测天气,被称为“天象鸟”。人们把它放在室内一个黑暗的角落里。白天打开笼子喂鸟,然后把笼子盖上,过了一会儿,打开笼子观察他们。如果只有一只金色的鸟飞了出来,就表示这个金色的鸟是晴天;如果有两只鸟跑出来,就表示一只鸟有雨,一只鸟有晴天。天气可能会下雨;如果三只鸟都飞出来了,就会下雨。
此外,江户人还将金龟子放在笼子里。如果金龟子在笼子里,天气会很好;如果金龟子在笼子里翻个筋斗,就会下雨,所以叫它“晴朗的金龟子”。此外,还有“天气猫”和“晴朗的蛇”等。
日本现代天气预报的发展始于幕府末期。当时,长崎幕府设立了天文台,购买了风雨表等观测仪器。 1854年与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后,幕府向外国天文台报告了观测到的气象变化。 1872年明治政府在东京、横滨、大阪、长崎、福冈等 15个地区设置了气压、气温、雨量观测中心,并于1875年在京都、神奈川、长崎、北海道等地建立了4个台站。 1876年正式开始天气预报业务。 1877年10月在东京设立了中央台风台,在日本海上、横滨、长崎、北海道等地设立了10个地方台风台,开始了台风预报业务。 1881年3月在东京中央台成立了中央气压台,开始天气和降雨预报业务,1884年正式更名为中央气象台。
日本气象厅的前身是内务省设置的中央气象台。 1893年设置地震观测业务,改为中央气象局。日本在1876年开始天气预报业务,1883年10月开始通过电报进行台风预报,在国内主要港口悬挂台风预警信号。1884年1月开始天气预报业务。中央台每日上午和下午分别在东京上空和中央区神田的“金钟寺”广场测量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分别在东京及附近地区。日本天气和降雨情况进行预报,将信息传递给主要报纸并在东京主要路口张贴,提供给公众。
除了政府机构外,大学和一些天文台也进行了天气观察和天气预报,如东京帝国大学和东京天文台、东京天文台和仙台天文台等。明治时代,随着气象站网的扩展,开始从国外电报气象观测,开始日本气象台发布天气报告。1891年12月起从国外接收天气电报进行天气分析,1925年6月首次通过收音机发布天气预报,1929年3月还通过收音机播发台风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