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有哪些景点?
2018年9月,我有幸随父亲来到他的母校——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夏县师范(现更名为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观。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榆林市,与闻喜县隔着黄河相望,两地相距约300公里。虽然相隔不远,但很少有机会去那里。这次去主要是探望父亲的一位老同事,他在学校等我。
我到校后,他马上带领几名教师和学生代表到门口迎接我。他们见到我已迫不及待,领我进宿舍整理床铺安顿好后,立即带我去食堂吃饭。
学校的食堂已经焕然一新了。我想,应该是国家投资对校园进行了改造吧。
饭后,我们在学校里转转。现在已经是九月份,正逢开学季,校园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我们边走边聊。学校里种了很多树,感觉空气清新,环境优雅,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学校里有一座教学楼和一座科教楼,我们进去看了看,教室和实验室设备齐全。 随后,我们来到学校的中心地带,那里有一片建筑群,中间有个大花园,种植着花草树木,还有一个假山,景色迷人。
我在那里拍照留念。
紧接着,我们沿着一条林荫道往前走,路边有一个雕塑,雕刻的是两位年轻人,他们目光炯炯有神,凝视前方。
雕塑的底座上是几行字,上面写着“团结、严谨、求实、创新”——这是母校的精神和文化精髓。 “这雕像代表着我们的学校和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位老师对我说。 的确如此,看到这座雕塑,我不禁想起在学校时艰苦而充实的时光。那时我念书很用功;现在想来,如果不是父母的坚持,或许我没有机会读到大学,更没有机会从事现在的职业。
离开雕塑,我们沿路继续前行。突然,我看到道路两边各有一座亭子,青瓦灰墙、飞檐翘角,格外引人注目。 “那是‘致知亭’和‘树人亭’”,我的老同学指着亭子告诉我。 “致知亭”取知至至善之意。“树人亭”寄寓树人于理之蕴。这两座亭子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学校领导按照校长苏克勤的建议修建的。
现在,“致知亭”和“树人亭”已成为我校的标志,也是这个学校的象征。 我一边浏览一边回想往事。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我们选择在食堂用餐,毕竟这里能吃到家乡的饭菜。
吃完饭,我在学校里四处转了一下午。傍晚,我回到下榻的宾馆,心里充满了对学校深深的思念。 第二天早晨,我早早地起床,到学校附近的一个小山上锻炼。那座山并不太高,但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我不禁感慨:无论走了多远,离开了多久,母校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