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景点有哪些?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 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东南距省域中心城市阳泉市60公里,西北距忻州市130公里。 平均海拔高度约在2900米以上,最高处达3061米(北台叶斗峰),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湖北武当山共称“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中国佛寺自古就有“佛国”之称,所以人们把五台山也称之为“华北屋脊”“佛国的明珠”。
历史记载最早出现在中国史书中的是《魏书·释老志》:“五台山者,盖显灵应之所聚也。”北魏拓跋氏的帝王们曾几次到此礼拜文殊菩萨。到了唐代,五台山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道场和朝拜中心。 自唐以后,历代的皇帝纷纷到五台山礼佛,在五台山建寺造庙,使寺庙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逐渐增大。其中最大的寺院是显通寺,它是五台山最大的寺院,也是国内现存最著名的寺院之一。该寺始建于汉明帝时期,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 清朝年间,这里的香火达到了鼎盛阶段。
现在,五台山上还有84座寺庙和7处古造像遗址,这些文物古迹都是国家文物局重点保护对象。它们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各个时代的风貌,而且也是各个朝代的艺术结晶。 山西的五台山还是一处良好的避暑胜地——每年夏至过后不久,这里就会突然变得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因此又有“清凉山”的美称。
关于五台山的名称由来,民间说法有二:一是因山上无草木而得此名;二是因山顶常有五色祥云笼罩,故得名“五台山”。其实,“五台山”这个名称最初见于唐朝时期。当时五台山已被公认为佛教名山,并且被列为全国十大名刹之首。
根据史料考证,五台山最早是由中国道教的仙真所命名。据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董双成的修仙之人在这里修炼,由于他心地善良,经常帮助村民治病救人,所以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爱戴。有一天,一个名叫吕洞宾的人经过此地时,被其感动不已,于是便留了下来与他一起修行。后来因为当地百姓都叫他“董真人”或“董祖师”,久而久之,就把他的道观称之为“董真人观”或者叫“董师观”了。再后来因为人们习惯上简称其为“董观”,再简称为"董",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五台山"这个名字.